将一座古老的宫殿,视为一个动态、复杂的有机系统。如同传媒1号主编浅度在研讨会上所谈到的那样,布达拉宫变成了一个「活体」。
这个系统,展现出了两个重要的属性。
第一面,是依托建筑而产生的生态属性。纪录片为我们揭示了布达拉宫不为人知的一面:它是一座「不折不扣的生态建筑」。
在第三集《筑生态》中,研究员曾华带领着小分队深入到宫殿内部,探索布达拉宫最深处的地垄(地下结构)。因为历经几百年的风雨,这里早已形成了一个无比丰富的微生态系统。尽管,这个以虫害为主的生态系统是需要被防治的,但防治的方法也不是简单粗暴地使用化学药剂,而是要寻找更为生态的解决方案。
同样,在纪录片的镜头下,布达拉宫不再是一个个矗立在高原的静止宫殿,而是变成了一座会「吐纳呼吸」的宫堡。布达拉宫墙体上层的材质并不是普通砖瓦,而是使用了当地特色且通风透气性更好的白玛草。「白玛草墙」正是在西藏当地才会存在的特色「生态建材」。并且,在布达拉宫维修科工作人员的意识中,白玛草也是有灵魂的,所以他们才会拟人化地给不同形态的白玛草取了不同的小名。
万物有灵的生态观,总是体现在《布达拉宫》这部作品的每一个细微之处。
另一面,则是围绕历史而产生的文化属性。通过纪录片的抽丝剥茧,我们发现布达拉宫形成了一个跨越千年的文化系统。在这个文化系统里,汉藏交流是不变的主旋律。
我们看到了许多充满浓厚西藏传统文化的独特元素:
有牦牛布门帘,利玛铜、铜鎏金、藏纸藏墨等古老又精湛的制作工艺,有藏历年、泼甜墙等风情浓郁的民俗文化,有地垄、阿嘎土、白玛草墙等让人眼界大开的生存智慧……
我们也看到了祖国内地文化对西藏地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:
不论是一千多年前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,修筑红山宫,还是几百年前红宫、白宫的修建,又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布达拉宫经历的两次大修,不论是布达拉宫的诞生还是新生,都与内地息息相关。作为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博物馆,布达拉宫收藏了明清两朝封赐的封诏、金册等历史文物,以及众多典藏典籍、造像、唐卡、画作、服饰等,是一座极其珍贵的文物宝库。这些宝贵的文物所叙述的,正是千百年来汉藏交流融合,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波澜壮阔历史的一个重要横截面。
甚至在片段的一瞥中,我们也能洞察到这种文化间的交流也连接着更广阔的世界。
响铜佛像第六代匠人夏勒与他的儿子日夜研究铜像的比例、线条、神韵该如何精准地呈现出来,不断精益求精,而这座释迦牟尼铜像的订单,来自于巴基斯坦的拉合尔。表面上看,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济往来,但依托佛像所传递的,亦是一个地域、一个国家最瑰丽的文化价值。
在「系统」观念的加持下,布达拉宫既是厚重的、又是轻盈的,既是崇高的,又是朴素的,既是古老的,又是当下的,既是文化的,又是生态的。这样的「新质表达」,自然激起了大量的自来水。在视频、社交平台,许多观众甚至形成了「追剧式」的观众观看习惯,纪录片收获了多条点赞过万、百万播放的视频。#布达拉宫的美学震撼# #人生一定要体验一次泼甜墙# #布达拉宫为什么要用草筑墙# 均获微博热搜推荐。
一个复杂的系统,自然需要丰富的互动过程来维系其运转。因此,纪录片《布达拉宫》用了非常多的笔墨来展现互动的故事。
最令人产生意外之喜的,是无数普通人与布达拉宫之间的互动。
我们看到了非常多的「具体的人」:
作为布达拉宫的古籍抄写员,丹巴热杰家中六代人都在布达拉宫工作。他本人在工作时,为了少上厕所,只喝很少的水,每次开始抄写就会忘记时间;
唐卡画师噶玛德勒已年近九旬,一生早已献给了唐卡。他对自己的曾孙女说:「我的宝贝曾孙女,趁我还活着的时候,好好学」;
顿旦、普琼、次朗负责维修布达拉宫里的扶梯。当他们完成修缮工作后,他们像古代工匠一样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梯子的后面。「我们会被遗忘,但梯子不会,梯子会一直留在布达拉宫」;
纪录片中的他们是那么的平静、专注、笃定,他们都有着有限的生命,却一直在追求艺术的不朽。对于在当下感到焦虑、不安、疲惫的年轻人而言,《布达拉宫》让他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、另一种活法。传媒1号主编浅度在座谈会上表示:「该片通过重燃年轻人对世界的好奇心,重建年轻人对工作的意愿,通过真谛的聆听与智慧的领悟,依靠作品带给人们的内心力量,走出个体的现实困境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