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家人们,今天新哥在百香果园现场开播。这批果又香又甜,错过等明年。”初冬时节,广东梅州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,“新哥聊振兴”主播陈焕新以一口客家味普通话“上链接”,直播大屏上接连不断弹出新评论和下单提醒。
陈焕新是陂蓬村党支部书记,娴熟利用网络“带货”,是他最出彩的“副业”之一,百香果、丝瓜、山茶油、丝苗米……当地产什么,他就“带”什么。而他最“出圈”的,是通过数字治理打造的“陂蓬模式”,让一个曾经的“问题村”变身“和谐村”“智慧村”,成为“数字乡村”新范本。
数字化的风吹进南粤乡村,这只是一个缩影。
“网络强村”创新实践在广东县镇村铺开。
面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突出短板,广东部署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,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、畅通经济循环。作为互联网大省,如何发挥网络作用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新能量?一场广泛的“网络强村”创新实践正在广东县镇村铺开。广东省委网信办统筹各方力量,推动“百千万网红”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,推进数智建设“入村下田”,通过互联网之“长”补乡村发展之“短”。
乡村治理“上科技”
落后的山区村是如何“焕新”的?当被问起这个问题,陈焕新用一句很潮的网络语回答:“乡村治理,必须‘上点科技’。”村文化广场矗立的大石头上,“数字乡村智慧村”几个大字格外醒目,“焕新”的密码就在这几个大字里。
陂蓬村文化广场。
页码: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