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廊坊,一座《红楼梦》主题的“戏剧幻城”人潮涌动,观众可以浸没在演员中“身临其境”,也可在迷宫般的城中游览“打卡”。2024年以来,“幻城”演出逾万场,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,同比均翻番,并带动了周边餐饮、住宿、购物、娱乐等业态发展。
从上海的《不眠之夜》到北京的《边城》,从山西的《又见平遥》到贵州的《天酿》,从湖南的《恰同学少年》到湖北的《知音号》……作为近来舞台艺术新风向的沉浸式戏剧,2024年方兴未艾。
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

何为沉浸式戏剧?一般认为,它发源于20世纪中前期,在西方可追溯于“残酷戏剧”“环境戏剧”等理论和实践,在中国可追溯于“左翼戏剧”“大众戏剧”等运动,是在厂房、车库、街头、商场、公园、乡村等非剧场空间或改造后的剧场上演的作品,其核心特征是强调演出的空间环境因素和沉浸互动体验。
近年来,中国沉浸式戏剧发展迅猛,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演艺新空间或“嵌”于街巷之中,或“镶”于景区之内,促使新的演出场景、演出内容、观赏体验不断涌现,“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”成为新潮流。
页码: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