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柠檬清香

《海昏行》:当海昏侯遇见穿越叙事,历史题材创作的思考与叩问

2025-09-02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8 月 30 日,腾讯视频上线的《海昏行》以汉废帝刘贺为核心,邀茅子俊、黄日莹主演,试图用现代青年穿越、无限流复活的奇幻设定,重构这位西汉王侯的人生故事。作为少见的直接以真实历史人物 “刘贺” 为名的剧集,它本承载着观众对历史叙事的期待,却在开播后因剧情与史实的偏差,引发了关于历史题材创作边界的讨论。

        剧作开篇的叙事逻辑,带着鲜明的年轻化尝试:生活在南昌的普通青年,因现实困境与女友(南昌博物馆讲解员)分手,意外携 “宝贝” 穿越至刘贺时代,还拥有 “死亡即复活” 的无限流能力。接下来六集,故事围绕 “助刘贺出城” 展开 —— 从策划偷取大臣印章,到组织类似现代 “直播投票”“榜一大哥” 模式的赛马活动,一番热闹折腾后,却因长安传来 “皇帝驾崩、召刘贺继位” 的圣旨,让前期所有铺垫沦为冗余。这样的剧情设计,虽试图以轻喜剧感吸引观众,却难免让期待历史脉络的观众感到落差:正史中刘贺从昌邑王被征召入京,本是西汉政治格局变动的结果,剧作却用 “无用功” 式的情节,消解了历史事件的严肃性。

 

        回溯真实的刘贺,其人生本就充满戏剧张力:6 岁承袭昌邑王爵位,18 岁因汉昭帝无嗣被霍光拥立为帝,却在 27 天后因 “荒淫迷惑” 罪名被废,软禁十年后获封海昏侯,前往南昌就国,33 岁郁郁而终。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更勾勒出他的另一侧面 —— 孔子衣镜、500 余枚《论语》竹简,暗示他受过系统儒家教育,并非完全如史书记载般 “昏庸”。这些真实的历史细节,本可为剧集提供厚重的创作土壤,而《海昏行》却选择用 “偷印章”“恶搞赛马” 等现代思维桥段填充内容,既割裂了汉代的历史语境,也未能挖掘刘贺身份转换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个人悲剧。

        或许剧作的初衷,是想借穿越、无限流等流行元素,吸引观众关注海昏侯文化,进而带动相关文旅热度。但从现实来看,海昏侯 IP 的真正魅力,恰恰源于历史的真实性 ——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,凭借 1 万余件出土文物展览、VR 沉浸式复原汉代场景、“侯爷家的咖啡” 等文创产品,一季度接待游客超 70 万人次,文创收入同比增长 215%。这种热度的核心,是观众对 “2000 年前的黄金”“最早孔子像” 等真实历史细节的好奇,而非脱离史实的奇幻演绎。剧作试图以 “讨好年轻人” 的方式连接历史与现代,却忽略了年轻观众对历史叙事的尊重 —— 真正的文化传播,从不需要用 “恶搞” 降低审美门槛。

 

        历史题材创作从不排斥艺术虚构,但若想让虚构有价值,需如学界所强调的 “虚实结合、以史为基”。《海昏行》的争议,并非源于 “戏说” 本身,而是它模糊了 “戏说” 与 “篡改” 的边界:当汉代的朝堂变成现代套路的试验场,当刘贺的人生被简化为 “出城闹剧”,历史人物便失去了承载文化记忆的重量。海昏侯的故事里,本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内容 —— 霍光废帝背后的权力博弈、刘贺从帝王到列侯的心态转变、汉代侯国的社会风貌,这些真实的历史脉络,远比 “无限流复活” 更能打动人心。

        对于《海昏行》的创作者而言,这部剧或许是一次探索,但更应成为反思:当我们讲述先祖的故事时,尊重史实不是束缚,而是让作品拥有长久生命力的根基。海昏侯墓中的马蹄金会褪色,但 2000 年的历史智慧不会;穿越剧情能带来一时热度,但唯有真实的历史叙事,才能让文化遗产真正 “活” 在当下。

 

最新文章

宗馥莉首度回应娃哈哈争产风波:以稳健姿态掌舵民族企业未来

影视

 

阅读17763

倪萍为迟蓬发声:十二年回望,演技终未被辜负

明星

 

阅读18727

七夕墓前的惦念:具俊晔与大 S 的跨生死深情

娱乐

 

阅读15960

谦寻的 “家人温度”:薇娅与海锋用细节书写企业温情

影视

 

阅读12584

汪雨:情路再启,岁月未曾更改少年心性

明星

 

阅读16844

2022 ipingguo.net 冀ICP备20014368号-1

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