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 月的影视市场里,《藏海传》的热度像初夏的阳光般浓烈 —— 郑晓龙导演把控的镜头质感、肖战担纲男主的号召力,再加上覆盖 11 城核心商圈的地标宣传、平台专属栏目的强势助推,让这部剧开播即创下站内热度破 10200、单日播放量超 6600 万的成绩,央视文娱更赞其 “以小人物复仇为基,以人性为魂”。而在这份热络里,黄觉饰演的平津侯庄芦隐,却像一抹带着寒意的底色,用不加修饰的狠辣,让观众记住了 “反派不洗白” 的另一种可能。
没人会否认平津侯的 “危险”。这位从战场走出来的武将,权欲是刻在骨子里的执念,猜忌是融入血脉的本能,杀人如麻时眼底没有半分犹豫。不同于很多剧里为反派堆砌 “童年悲惨”“身不由己” 的借口,《藏海传》里的庄芦隐,坏得直白又彻底 —— 朝堂上轻扬的嘴角,是对生命的漠视;面对藏海时压迫性的凝视,是权力者的审视。黄觉在采访里说 “坏人就是坏人,没必要找理由”,这份清醒,恰好让角色避开了 “讨好观众” 的陷阱。当他用漫不经心的抬眼就带出上位者的倨傲,用刻意的语言停顿藏住猜忌,观众感受到的不是 “可怜”,而是真切的 “发凉”,也难怪评论区会调侃 “藏海,快退至我身前”。
这种 “不讨喜” 的塑造,反而让平津侯成了剧里的 “高能锚点”。观众追更时总为藏海的复仇捏着汗,因为这个反派没有 “软肋” 可被共情,只有步步紧逼的算计。黄觉没有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渲染狠辣,反而靠细微的表情变化构建角色:议事时指尖轻叩桌面的节奏,是掌控全局的笃定;听到质疑时眉峰微挑的弧度,是不容置喙的威严。这些细节没有刻意 “扮坏”,却让 “猛虎般的气质” 落地,也让藏海的复仇之路更显艰难,剧情逻辑更自洽 —— 毕竟,苦衷从不是作恶的借口,直面纯粹的恶,才能让正义的反击更有力量。
有趣的是,剧里的 “冷” 与剧外的 “热” 形成了奇妙的反差。观众没有因平津侯的狠辣上升到演员本人,反而给黄觉起了 “皮筋猴” 的昵称,还把他和剧中儿子的对手戏配上可爱特效。面对这些玩梗,黄觉一句 “真想把你们全部上交” 的回应,更添了几分诙谐,也让《藏海传》的追剧氛围多了份温情。这种 “角色与演员分离” 的清醒,恰恰印证了他演技的成功 —— 观众记住的是平津侯的阴鸷,而非黄觉本人。
若回溯黄觉的角色版图,会发现这份 “塑造力” 早有伏笔。《开端》里的王兴德,是将痛苦藏在沉默里的小人物,冷静克制下是失去女儿的崩塌;《新生》中的精英总裁,带着孤独与自负的棱角;如今到了平津侯,又成了气场凛冽的猛虎系反派。50 岁的他,没有被年龄局限戏路,反而在不同角色的 “反差” 里,打磨出更细腻的演技。当《藏海传》让平津侯成为热议焦点时,与其说这是 “反派的胜利”,不如说这是黄觉用十年如一日的专注,终于让更多人看到:好的演员,从不怕角色 “不讨喜”,因为他们总能在角色的骨血里,找到打动人心的真章。